关于日本的建筑物的耐震性、不同地区的地震危险度

Poste date: 2018年4月2日

日本几乎每次有大地震,建筑基准法都被重新改定。

所有的建筑物的耐震性都被很严格要求,达不到法律所规定的耐震标准, 就拿不到建筑认可,不能构建筑起来。正是因为如此,大地震发生时,日本的建筑物的倒塌率比其他国家低很多。


 

 

建築相关法規,耐震設計标准的分代

第1代 - 1971年以前的建筑物
第2代 - 1971年以后、1981年以前的建筑物 
第3代 - 1981年以后的建筑物
第4世代 - 2000年以后的建筑物(对于木造建築物)

年代 詳細
1971年 1968年十勝沖地震之后,钢筋混凝土造建筑物的标准被強化。
1981年

1978年宮城県沖地震之后,建築基準法改正。建築物被规定要按新耐震設計法施工。 
新标准不仅仅是防止建筑物因地震倒塌, 更是着眼于建筑物内的人身安全保障。

旧标准 : 可以耐受震度5级以上的地震
新标准 : 可以耐受震度6强以上的地震

新耐震基準适用于1981年6月1日以后取得建築確認的建筑物。
1995年 1995年阪神大震災之后、耐震改修促進法(促進建築物进行耐震改修的法律)施行。
对于一定規模以上的建物,要求有努力义务,努力对建筑物进行耐震診断和改修,確保建築物有与新耐震基準同样以上的耐震性能。
2000年 建築基準法改正。针对木造建築物,为提高安全性,对其耐震性能・基礎做法・形状等项目,要求标准被明确设定。 地盘調査事実上被义务化。
2009年 2005年发现楼房构造计算伪造问题,因此管辖设计楼房的建築士的法律――建築士法被更改。新法律规定,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要有一级建筑士来进行设计以及构造计算。

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災倒塌的建筑物的绝大部分,都是新耐震基準以前所建的建筑物。 
就像这样每次法律改正的时候 对建筑物耐震性的要求就再次被强化。



关于不同构造的建筑物的耐震性

構造 詳細
耐震构造 住宅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构造,1981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按新耐震标准所建成,被称为耐震构造。
这种构造的特点是由建筑物的主要结构部分支柱,墙壁,底面来接受并承受地震的力量。 结构部分有软硬构造,硬构造是加强房子强度,防止楼房倒塌。软构造则是位于硬构造之间
起弹性作用,用来分散地震的力量。
制震构造 这种构造的特点是在建筑物里面设置吸收地震能量的制震墙,尽量缩小建筑物的晃动程度。制震构造大的分类是使用电力等能源的主动型和使用物理原理力量的被动型。
比起耐震构造可以把地震的力量减轻70%~80%
免震構造 这种构造是高层大楼高层住宅楼经常使用的构造,在建筑物的地基上设置绝缘积层橡胶等免震装置,用来吸收地震的力量。不把地震的力量传到去建筑物上。
免震装置比起耐震构造,可以把地震的力量减轻到1/3~1/5。

 


比起耐震构造的建筑物、制震构造和免震构造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强、更安心。

 

建筑主要部分的构造和种类

種類 詳細
木 造 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柱子和梁为主体结构。
日本的一户建住宅多数采用木结构。
鉄骨造(S) 主要骨架使用钢材,适用于需要大空间的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造(RC) 主要骨架使用带有钢筋的混凝土,结合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钢骨架两者的长处。混凝土适合抵抗压缩力,用来支持建筑物自身的重量。棒状的钢材适于抵抗伸展力量,起到辅助强化结构的作用。
钢骨钢筋混凝土造(SRC) 被简称为「SRC造」,钢骨构成建筑物的柱子和梁,在钢骨的周围配置钢筋混凝土。SRC耐震性好,高层建筑经常使用这种构造。



关于地震的危险度

(东京都范围)<参考> 资料来自 东京都都市整備局

不同的地盘,土地不同的形状,不同建筑物的密集度,地震的危险度当然也不一样。
东京都地区危险度比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荒川,隅田川沿岸,也就是通常说的下町。这里密集着比较旧的木造住宅和轻量铁骨住宅,地盘条件则是扇状地、自然堤防帯、三角州等冲击低地和谷底低地等比较危险的地盘。

政府机关和外資系企業集中的千代田区、港区、渋谷区等,被称为是东京都内比较安全的地区。